Day 8 陰雨綿綿的特雷辛集中營
我們今天要前往一個位在布拉格西北邊,人煙稀少而寧靜的迷你小鎮,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卻有著一段震驚世人、血淚交織的過往。
在這裡,人們的生活步調看起來總是緩慢的,連一般工作日的上午,在街道上也看不到什麼人往來,偶而可以看到一兩輛車子駛過街上,再不然就是幾十分鐘才一班的公車抵達市中心。不要說是旅行社的行程了,連一般的旅遊書也幾乎不介紹的這個小鎮,對希莉亞來說卻有著莫名的吸引力。
特雷辛(Terezín),一座規模僅次於波蘭奧斯威辛,全世界第二大的集中營。
▲特雷辛(Terezín)的標誌~
從布拉格前往特雷辛只能搭乘長途巴士,而且一定要到Nádraží Holešovice站才有車子會到。
從布拉格的市中心前往Nádraží Holešovice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地鐵,另外就是電車了。我們從瓦茨拉夫廣場搭乘14號電車,在Nádraží Holešovice站下車,過了馬路就是Nádraží Holešovice地鐵火車共構站,接著請直接直走,穿過建築物的穿堂就會看到露天的公車總站了。
要前往特雷辛,請直接到第七月台候車,車票直接在車上買就好,本車站沒有窗口賣前往特雷辛的票喔!
▲這就是等車的第七月台
▲這台是司機先生賣票的收銀機~
▲我們選在門邊第一個位子,比較好確認下車地點啦~
▲車子一路往西北行駛,離市區越來越遠,路邊的景色越來越鄉村~~
▲這是我們這幾天除了麥田之外,唯一看到的向日葵花田,而且還是一整片喔!
▲路上還經過了這個地面會「空隆空隆」作響的小橋
我說啊,出去旅遊真的要大方的多問問,我們一上車就很客氣的向司機先生確認車子是不是會到達Terezín,司機先生馬上就知道我們是不熟路的外國觀光客,雖然當下他看起來很酷,但是!但是就在我們快要抵達Terezín的時候,司機先生突然轉頭跟我說:「快要到達Terezín囉!」
然後再開了一兩分鐘之後,他竟然接著做了超級貼心的舉動~~只見司機先生指著路邊右前方一個看起來像是要塞的磚造建築物,酷酷的說:「這就是你們要逛的集中營,等一下下車之後要記得走回來這裡~」
喔喔喔~~司機先生你人真好~~
希莉亞當下感動到超想立刻抱著司機先生大跳一段舞孃啊~~~
從布拉格來到特雷辛的巴士費用,單趟一人要付八十克朗~還有,因為往來班次不會太多,所以最好先在IDOS查好回布拉格的巴士時刻表,以免錯過回程班次喔!!
另外就是,建議最好自備午餐,以免中午餓了得要花大錢在觀光景點的餐廳吃飯~
▲圖中黃色圈圈的位置就是我們下車的地方,下車時司機先生又提醒我們(態度還是非常的酷)回程時要到對面(大約是紅色圈圈處)等車喔~!
下車之後我們環顧四周,整個小鎮非常冷清,放眼望去路上幾乎沒有什麼人,每一條路怎麼看都像是上面那張照片一樣人煙稀少,加上當天陰冷的天氣,微微的濕氣為空氣中添了些許寒意。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心理作用吧,對希莉亞來說,這個城鎮安靜的氣氛不僅沒有令人感到放鬆,反而是令人感到不安而悲涼的,就連空氣都好像為了不知名的原因凝結了起來,我在這裡一點活力也感受不到。
雖然對於待會要參觀的地方還是相當期待,心情也不至於太受影響,但你就是無法忽略那空氣中的輕聲低語,無法忽略這片土地的悲傷嘆息。
▲下車地點的旁邊有地圖(就在i的右邊),別忘了先看清楚再逛喔!用上面第二張圖說明,我們下車的地點在圖上左邊的編號一號位置,集中營是最右邊那個有著編號九的地方(這些資訊提供給大家看地圖時使用)
▲要前往特雷辛集中營,得先要走出小鎮,這是走出小鎮之後,左邊會看到的舊入口
出了小鎮,接著往右邊走(就是巴士來的那條路啦),大約走個十五分鐘左右,就會抵達特雷辛集中營了。
特雷辛集中營是世界第二大的集中營,這個地方在1780年左右原本是用做軍事上的防守要塞,在十九世紀則當作監獄之用。西元1938年,當時英法兩國姑息主義盛行,在綏靖政策之下,於慕尼黑協定中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雙手奉上給德國,條件是德國不得再有任何的領土要求。
西元1939年,可想而知的,希特勒當然是食言了,他很快的出兵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納粹迅速的進入捷克,為捷克帶來了恐怖的氣氛。西元1940年,納粹為了將各地的猶太人運送到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特別將特雷辛要塞改建成運送猶太囚犯的集中營中繼站,為這裡增添了無數的痛苦冤魂,無數犧牲。
▲我們在微涼的空氣中走著,約十幾分鐘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的公墓,埋葬著無數的受害者。有注意到嗎,照片中最左邊有兩三個遊客,從他們與右邊墓地的比例來看,應該能輕易的感受到這是多麼大的一片墓地。
▲人類,是為了什麼因素能夠這樣毫不在意的迫害另一個種族?這樣毫不在意的作著「屠殺」的動作?
▲整個墓地的正中央有兩塊石碑,受害者的名字被留在這兒供人憑弔
▲墓地上的鮮花依舊年年嬌艷的綻放,而當初一個個的生命之花,卻也許在花樣年華時,被硬生生折下
▲在穿過墓地之後,我們就要抵達集中營了~拍照時,真的,我們真的笑不出來,在看了這麼多的墓碑之後,你真的沒有辦法,連一絲勉強的微笑都擠不出來
入口處的售票小姐(其實是婆婆)在售票時會依照你的國籍給你不同語言的解說,沒有中文,但可以向她索取英文及日文的解說,一起參照著看也很容易就可以看懂。這裡的票價是一個人兩百克朗~
▲這是從裡面向外看的入口處
導覽說明書上都會有編號,你可以依照建議的參觀路線,對照著牆上的數字編號,慢慢參觀~
▲一開始會先看到的是一間間的辦公處,有猶太人的報到處,囚犯資料建檔處,更換囚衣的地方,以及其他辦公室
▲當囚犯作完必要的登記手續,換好服裝,領好識別標誌之後,就會進入這座寫有「ARBIT MACHT FREI」的大門,這句話的意思是「勞動帶來自由」,但一進入這裡,不僅帶不來自由,還會失去寶貴的生命
▲一進去可以在牆面上發現這塊石板,上面用捷克文(或德文?)、英文、希伯來文(?)記錄了一段對這裡的回憶概述。
「In the years 1940-1945 more than 1500 Jews were imprisoned in the Small Fortress. Their destiny was worst of all the groups of prisoners. About 500 from them were tortured to death here, most of others perished after the deportation to the concentration camps.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the victims by the Embassy of the State of Israel.」
大致的意思是「在西元1940到1945年的那段歲月裡,這座小要塞中囚禁著超過1500名的猶太人。他們的命運是監獄裡所有囚犯中最悲慘的。大約有五百人遭嚴刑拷打而死亡,大多數的人則是在遭到驅逐出境到集中營之後死去。 以色列大使館所提供的受害者回憶記述」
▲牆面每一個門口進去後就會分成三間牢房
▲牢房一面是分成三層的大通鋪,每一層大約只有四十公分高,進出大概都要用匍匐前進的姿勢,身體完全沒有辦法坐起來。每一間約十坪左右的牢房,竟然硬是塞進了一百人,床板邊緣還有編號,一個編號就是一個人。
▲另一面是暖爐以及簡單的桌椅
▲知道這是什麼嗎?是牢房中供一百個人使用的唯一一間廁所。
▲另一間陰暗牢房裡,唯一的一扇窗,卻是看的到,呼吸不到。我光是站在這裡,就感到窒息,缺氧但又不敢呼吸,胸口痛苦的像是就要爆炸一樣。牆上的鎖鍊環,在一瞬間讓我似乎看到被鍊在牆上的囚犯,形容枯槁、眼神空茫,處在這個空間的正中央僅僅數十秒,我就已經被一種強大的哀傷壓迫的汗涔涔了,當初的猶太人卻是得在這裡吃喝拉撒睡,怎麼能不絕望?怎麼能不絕望!
▲門邊的小洞,看起來應該是納粹們監看囚犯用的吧,由內向外逐漸縮小的設計,讓外面輕易的能夠掌控內部,但裡面卻看不到外面多少,多麼令人恐懼的地方!拍完這張照片,我像是用逃一樣的離開這裡
▲監獄中的簡單醫務室,如果囚犯們是輕微的病痛,就可以到這裡來接受治療。如果重病的話,嗯,也不用太擔心,監獄裡有個地方叫做焚屍場……
▲囚犯們集體洗澡的地方
▲旁邊另一間集體脫下衣服的房間
▲加熱水溫的鍋爐
▲鍋爐的另一邊
▲處罰用的個人牢房,裡頭陰暗的讓我真的很害怕,進去後不敢多拍,很快就出來了
▲我仰望著天空,心裡想著『這就是猶太人最多所能見到的天空吧!』
▲穿過這個走道,我們要進入下一個區域了。看完上面你以為集中營只有這樣嗎?當然不!
▲原先的要塞就已經築起了的壕溝
▲右邊這扇門是我整區唯一沒有進去,連站在門口也不敢的地方,因為他是存放屍體的房間(好像也用來燒屍體);左邊則是一條長達五百公尺,穿過要塞外山丘底下的地下通道
▲隧道很長,我們進去的時候離前面的遊客太遠,後面又沒人,走著走著,希莉亞心裡忍不住默默的想,怎麼還沒走到盡頭?怎麼五百公尺這麼長?
地下通道很暗,僅靠著兩旁牆裡的燈光其實相當恐怖,看不到外面,也就沒有什麼時間感,總覺得走了很久很久,沿著通道走過一個又一個彎,總以為下一個彎道應該就是出口了吧,卻仍然只是下一段看不見盡頭的隧道,偶爾兩旁會有幾個供士兵作戰時的小洞口,可以讓你一窺外頭的景色(走到一半,外面開始下起小雨,感覺變得有點冷,預估氣溫大概只有攝氏十幾度而已),洞口的景觀無法消除緊張感,只會讓人更想快快找到出口,然後不自覺地越走越快。
隧道其實是很複雜的,走在主要通道上,不時的可以看到兩旁還有其他通道,有些只是一個用來儲放武器、糧食等補給品的小房間,有些卻不見盡頭,還好這些通道分支都有用欄杆封起來,遊客不至於會走錯。
就在我們快走到盡頭時,原先外面微微的小雨已經變成超級大雨了,走在我們前面的旅客也都只能杵在出口處,一個小男孩不斷認真的建議他父母:「I think we should go back.」
我們雖然有帶傘,但是外頭的雨實在太大,走出去有傘好像也沒多大用處,我們站了好一會兒,眼看著雨勢絲毫沒有轉弱的趨勢,最後還是決定找機會撐傘離開這裡。嗯,還好今早陳小花突然對天氣有感應,特別提醒我要帶傘出門~~
我們撐著傘走到另一個拱形通道中,暫時躲一下雨。
其實地下隧道走出來之後就是死刑執行場,但是雨勢實在太大,我沒有辦法把相機拿出來拍照,實在可惜。(網路上有其他人拍得很好的照片,大家可以多多參酌,以便大概了解一下死刑執行場的樣子)
離開之後沒多久,雨勢稍微變的小一點點了,我們撐著傘繼續參觀,最後逛到後面比較新的牢房。其中有一區一邊是關更多人的大型牢房,另一邊好像是單人牢房吧~
▲大型牢房(但這裡感覺比較「豪華」一點點,因為天窗比較大,之前的牢房只有小小小小的窗戶,超心酸)~
▲對面的單人牢房
這區新牢房的外面是一塊鋪滿黑色石礫的中庭,中庭的一端是監視塔,另一端則是槍決逃犯的地方。
▲據說凡是有試圖逃走的猶太人,被抓回來之後,都會被鍊在照片中左邊的牆上折磨,然後槍決以達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就是這裡,右邊可以看到一條鐵鍊從牆上垂掛到地上,而掛著數字27的牆上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呈現人形的彈孔痕跡
▲槍決處的正前方有一塊方形的大石碑,上面用捷克文刻著好幾個不同國家的名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就在石碑的旁邊,整片黑色的石礫地面上,我竟然發現了一抹嫩嫩的鮮黃,在這片黑鴉鴉的哀傷中,努力地向上綻放,努力地宣告她旺盛的生命力
雨持續的下著,我們也持續的走著,這樣的哀傷氣氛在我們決定要來的時候,其實心裡早有數,但是親眼見到的震撼還是讓我們忍不住的靜默了。
▲路邊的這尊雕像傳達著猶太人的苦與痛,披露著那一段充滿悲傷的過往
在集中營裡,我們完全沒有看到什麼東方面孔,倒是有許多的外國父母,帶著孩子來這裡進行一場震撼教育,還有許多年輕人,三三兩兩的來這裡參訪。
好像東方人比較容易覺得這樣的行程會『觸霉頭』、『不吉利』,所以旅遊書不介紹,一般在旅行社的計畫中,也大多不會將此處排入旅遊行程,但,其實是很可惜的。
歐洲不是只有美麗的古堡與夜景,歷史不是只有美好的華麗宮廷,她充滿著血腥與憂傷,佈滿著一道道已結痂或未結痂的新舊傷痕,但正是這樣的血腥與憂傷才會讓人更加珍惜我們的現在,才會驚覺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是多麼的不理所當然,我們毫無所覺所揮霍的,竟是他人付出了生命卻還換不來的!
歷史不只是故事,不只是電影情節,更不是虛構的傳說,他是真實的存在,不容任何人忽視的巨大存在。
悲傷的過往不會因為不談論就可以當作不曾發生,嚴重的錯誤卻可以因為正面而理性的重視,避免重蹈覆轍。
這樣一個景點逛起來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愉快,也不應該愉快,但來這裡一趟,你會得到的比愉快更多,也比你所能想像的更加豐盛~
下次,如果你有幸能來到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請不要急著走避,請不要匆匆晃過去,請靜下心來感受每塊石頭的悲傷,慢下腳步傾聽那在風中訴說了數十年的猶太人的點點滴滴~~